《时光.河源》全片采用无解说,音乐+字幕的形式。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宣传片,这种类型的宣传片在前期构思、拍摄、演员调度、音乐编曲、后期剪辑、调色上难度大得多。从最初的城市类宣传片中提炼出的按板块分类,即风土人情、地理风貌、历史遗迹、营商环境、生活环境来进行谋篇布局,到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全片的构思,这种前期策划思路的改变,对前期拍摄、演员调度、音乐编曲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。
首先,要考虑的是光线的问题。要尽可能地把能按逻辑顺序放到一起的章节进行有效整合,一天当中同时发生的事件有很多,而这些点又很分散,近的10公里内,距离远的近200公里,这本身对于制片来讲是非常大的挑战,如若不进行归类,有效调度,在时间上、精力上、费用上的浪费不可估量;其次,是人员安排的问题。想要赋予片子一定的人文内涵,离不开本地风土人情场景的设置,往往是按照拍摄计划约定的时间,天公不作美,即使勉强拍摄了,也不能达到九游会·J9想要的效果,还兴师动众,剧组的工作人员就达到20人,全片涉及的出镜人员达到210人,出品方、制作方压力都不小;再次,是音乐编曲的问题。整部片客户方要求全部原创,包括所有画面、后期的音乐,这是重视知识产权的时代,也是出精品的有效保证。整片音乐的小节分了8节,要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按照导演的要求进行重新编曲,没有任何借鉴,只有靠制作团队一个小节一个小节过,并将这些看似无关联的曲调最后进行组合;最后,是关于色调的问题。只有前期严格按照光线的要求进行拍摄,后期才可能有更宽域的色彩空间,一个是取决于摄影设备,全程采用德国阿莱ARRI-Alexa 4k 电影摄影机,配套up 5支镜头组外加ARRI 45-250mm 大变焦。另外一个是取决于灯光效果了,灯光采用的是ARRI Flicker Free 2.5kw、4 kw系列,确保人物造型的最佳状态,调色采用达芬奇工作站,确保4k画质的超高清晰度。
在前期拍摄工作中,九游会·J9首先考虑的是全片衔接的问题,其次是画面完成度问题,最后才是调度、演员走位、配合的问题。在如何解决光线上,剧组采用同一区域内集中拍摄的方法,避免走回头路;在人员的安排上,借助当地演员资源的同时,采取了AB角的方式,实践证明,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的;在音乐编曲上,九游会·J9邀请了八音盒原音乐总监金德林先生作为音乐总监,为全片编曲,保证原创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地满足艺术原创性与客户要求;在全片调色上,采用全套达芬奇调色工作站,确保画质的高质量,并邀请达芬奇官方调色师进行现场指导,以此达到预期效果。
在表现手法上,严格遵循时间、空间蒙太奇的理念,在保留逻辑关系的同时,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准;在拍摄手法上,运用了传统意义的地面轨道、摇臂手法,辅助航拍、定向延时摄影、大范围延时摄影、运动摄影、水下摄影等全新手法,丰富画面的内涵;在后期制作上,进行二度创作,达到表现河源山之美、水之美、人文之美、政务之美的整体形象。
在全片拍摄制作过程中,遇到的挑战很多。拍摄过程中遭遇了河源50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,不得不中断拍摄;在广阔的万绿湖中,为了拍摄到更精彩的画面反复寻找最佳角度;在海拔1200米的缺牙山顶,3次无功而返,第4次才拍摄到满意的画面;在崎岖的桂山好汉顶,为了拍摄星空而守候通宵。25天的前期拍摄,30天的后期制作,近4000G的素材,凡此种种,历历在目,九游会·J9都竭尽所能。前后修改达到14次,大的修改8次,小的修改6次,所有的这一切,源于九游会·J9对高品质作品的不懈追求。
影视艺术是一个遗憾的艺术,尽管前期做了大量的功课,片中不免还有不足,这是九游会·J9对该类宣传片的有益尝试,更是追求完美,不断自我蜕变,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。